建筑工地"老头儿"扎堆,未来谁去建房!

2016-10-26 13:55
1196



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,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量进入城市务工,建筑行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去向之一。当时去建筑工地干活的农民多以青壮年为主,发展到今天,建筑工人的年龄层正悄然发生着改变:呈现出多元化趋向,并有青壮年劳力日益缩减、逐渐向中老年过渡的趋势。

         

我们走访了六安的一处工地,工地负责人告诉我们,他的工地里面有54名建筑工人,里面年龄最小的已经43岁,最大的一位工人是一名钢筋工,已经65岁。40多岁的工人属于“年轻人”,目前这种情况不仅在六安,在全国也是普遍存在。建筑工人不仅“老龄化”。而且面临招工难,即使月薪过万也很难招到年轻人。



工作环境脏乱差,工作环境恶劣;劳动强度大,以体力劳动为主;高危作业,缺少安全保障;缺少各种保险和保障;居住环境差。这些原因都导致年轻人宁愿放弃“高薪”,也不愿意进入建筑施工行业。

       

再过二十年,当现在这一批建筑工人“退休”后,谁将会从事这一行业?答案肯定是年轻人!

由于传统的建造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我国未来社会发展,我国的建筑业已经开始了巨大的变革和转型,未来的建筑将会实现工厂化生产,机械化施工,建筑将会实现装配化,建筑工业化将会是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。

         

在未来建筑施工行业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,“农民工”这个词在建筑行业将会成为历史,“高薪”“高技术”将会成为建筑施工行业新的代名词。

现在建造一栋大楼,现场施工人员多达上百,工期长达半年甚至一年以上,在未来建造一栋大楼现场施工人员可能只有十几人,一两个月即可完成大楼的建造。建筑工地脏乱差,工人满身水泥砂浆将会成为历史。

        在未来,建筑工人将会是人们羡慕的高薪职业!